1.古代的夏天有多热,为什么有人说苏轼竟然是被“热死”的?
2.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究竟热死了清朝多少人?
3.史书记载乾隆八年某一天曾热死11400人,这得多少度?
4.乾隆八年的夏天被称为最热的夏天,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明清小冰期究竟有多冷
古代的夏天有多热,为什么有人说苏轼竟然是被“热死”的?
现在的夏天真的是太热了,那么古代的夏天有这么热吗,有人说古代的夏天应该不是很热,因为人们都穿大长袍,其实不然,古代的夏天有的年份是非常热的,在古代的诗歌中就有“七月流火”的说法,这里的七月相当于是五月天,也就是夏季的六七月,可见气温并不低。古代的时候没有空调,人们选择摇扇子,穿短褐,的方式纳凉解暑。
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在1743年,这一年高温波及了半个中国,尤其是北方地区,酷热难耐,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室内的东西都热得不得了,很多树木都被烤死了,这个北方进入了烧烤的模式,天气热得好像法律疯一样,而这一年的夏天北京热死了很多人,热死了很多的穷人和胖人,最高气温达到了44.4度,创了历史的新高。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极高,苏轼在文学,散文,诗歌以及绘画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那么苏轼是怎么死的呢,苏轼的死和天气有关系,公元1093年,宋朝朝廷的高太后去世了,引起了轩然大波,高太后掌握着朝廷的实权,她去世后,各派势力斗争相当激烈,最后的结果是旧党失去了势力。
而苏轼被贬官,贬为了节度副史,过了几年又被贬到现在的广东惠州,又过了几年被贬到现在的海南岛,当时的海南还没有开发,湿热难耐,但是苏轼很快适应了艰苦的生活,而且结交了很多穷朋友,后来宋徽宗上台,宋徽宗惜才,恩准苏轼北归,但是苏轼已经老了,在回来的途中,酷暑难耐,苏轼中暑而亡。
号称“史上最热”的乾隆八年,究竟热死了清朝多少人?
人类对温度的感知总是敏感的,所以炎热与寒冷往往也被大部分人视为天敌,伴随着全球变暖,我们经常对炎热的天气进行吐槽,热死了热死了,但你知道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到底有多热吗?
乾隆八年(1743年)发生了很多故事,而“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便出现在乾隆八年的某一个夏天。在历史记载中,在公元1743年7月14~25日12天内,北京城近郊和城内就有11400人因为炎热而导致死亡。
以当时朝廷的统计来看平均每天都要死近千人,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而且仅仅只在北京附近,但是各位读者别忘了,在当时这个朝代,出了如此大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涉及该事情的官员乌纱帽多半不保,所以上报的数据多半是掺了些水分,真实数据怕是更是让人细思极恐。
那究竟得多热的天气才能热死那么多人呢,根据如今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张德二研究。
在公元1743年7月20~25日的温值最高,平均值高于40℃,其中以25日的温值最高,达到了恐怖的44.4℃,地表温度更是近乎65℃,或许在数据上不能极大的感受到气温之热,那我便给大家举些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室内27℃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感觉到热了,而根据不同温度的体感指数,从25℃开始就已经算是炎热了,这时候怕热的朋友已经用上电风扇了,而超过27.9℃时就是酷热了,这时候凉席也派上了用场,30℃时,空调也给伺候上了,气温达到35℃的高温时,那真是有空调的地方是安全区,没空调的地方是毒区,可谓是“见光死”,更何况日均40℃以上了。
连铅和锡都被热化了,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铅的熔点在327.46℃,而锡的熔点在231.93℃,当然是夸张了些,但是也侧面说明天气之热。乾隆皇帝也写下《热》诗一首:
细想一下躺在空调房里的乾隆都写诗来吐槽天气之热,那民间的百姓显然是更加痛苦。
上文说到热死那么多人还是有着人文因素的,在当时那个年代,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科技水平,人们很难保证做到足不出户又能维持生计,在古代有没有空调,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和油的价钱一样的冰,在酷热的环境下劳作又没有良好的避暑措施,人们多半会饮恨在炎热的天气之下。
大家可能会问到当时的皇亲贵族呢,那可和平民老百姓不一样喽,人家过的那可是一个舒适,首当其冲的便是老百姓享受不起的冰块了,据史书记载,北京周边有着十数座用于储藏冰块的冷窖,在冬天将冰块储存起来,到了炎热的夏天提供给皇室使用,将冰块储存于盒子中,在盒中放一些水果,皇亲贵族们一边享受着冰镇水果带来的清凉,一边享受着仆人蒲扇拂来的带着凉气儿的风,这不就是古代空调房吗?
其次便是“龙皮”,传说夏日浸水则寒气生的一种宝物。
当然这里的龙皮可不是真的龙皮,名虽为龙皮,实则是蟒蛇皮所制,蟒蛇是冷血动物,其皮具有着很好的保温和隔热效果,用蟒蛇皮制作的布料,披风在当时可是超赞的降暑神器;最后便是避暑山庄了,相信大家在宫廷剧里应该见过不少,例如有名的承德避暑山庄,不仅仅是游玩圣地更是皇帝夏天避暑及处理政务的场所。相比之下,老百姓真的是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了。
在如今时代,虽然仍有农民、工人顶着烈日辛勤劳作,但是被“热”死的却是少之又少了,这极大的归功于现代科技,让我们在炎热之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避暑山庄”。但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发展,全球变暖也愈发严重,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也越发的高了,我国南方天气也出现了持续不断的高温气候,提倡低碳生活,从你我做起。
史书记载乾隆八年某一天曾热死11400人,这得多少度?
在清朝乾隆皇帝登基的第八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气象灾害,那时天气特别炎热,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天。那个时代的条件不好、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医疗条件也跟不上,就连能够享受最好待遇的乾隆皇帝也曾经写诗发牢骚说天气有多热,乾隆皇帝对当时的情况写到: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身为能够在避暑山庄的有冰块解暑有人服伺摇扇的乾隆皇帝都觉得这么热,何况是平民百姓呢。据历史记载,在那个夏天,清朝北京城及郊区十二天就死了11400人左右,而不是一天就热死11400人。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啊,而且还只是在北京城及郊区。
根据现在的中国气象局研究室研究说清朝乾隆八年那时夏天的气温平均在40℃左右,而被炎热致死人最多的十二天,气温更是达到了44.4℃,地表温度接近65℃,这么高的温度到底是什么概念呢?
平时气温超过25℃我们就要换上凉席来睡觉,有30摄氏度我们就需要摇扇子吹空调了。夏天夜晚比较凉快,但我们还是需要开空调调到26℃左右。平时夏天超过35℃大家都不愿意出门,都钻到空调底下吃冰西瓜,所以想想44℃到底是有多恐怖啊。
而清朝的百姓,家中没有冰块如果要纳凉只能到树底下摇扇子,但很多百姓还需要为生活奔波,农民下地劳作、小贩街边卖货、侍卫守城,没有良好的纳凉条件没有有效的防中暑措施,在那样炎热的气温下自然会死很多人,
乾隆八年的夏天被称为最热的夏天,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乾隆在位60年,虽然继承了康乾盛世,但也开创了“天灾流行,何代无之”的记录,有记载的各种水灾、旱灾、虫灾就有一万四千多次。对于这些灾情,贵为天子的乾隆,都会及时采取赈灾救荒,毕竟乾隆管辖的是一个有18省直,近3亿人口的大国。不过这些灾情中,恐怕最让他难忘要数乾隆八年,直隶地区的那次最热的夏天了,因为无法实施任何救灾措施,而他本人也在灾情中煎熬着。
持续近一周的40度高温,有记录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南宋嘉定八年湖南、江苏、安徽一带高温,导致“草木枯槁,百泉皆”,因严重缺水,出现一杯水十文钱的情况,1999年曾经出现过连续9日35度以上的天气。不过因高温而演变成热灾的话,只有乾隆八年那次极端酷热天气了。
这次极端高温天气从5月份开始,天津县志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到6月的时候已经是“京师威暑”了,最高峰是在7月中下旬,经相关气象学家测算7月20日至7月25日,这几天直隶地区气温平均都在40度以上,北京城更是直逼44度,这一已经超过人体能够承受的生理极限了。
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农作物颗粒无收,道路两旁树木石头被烤焦,连在屋里金属器具,也有融化的现象。对人的伤害那是更大,在路上被晒死的或因口渴而死的,不在少数。纵使是躲在屋里,也难逃酷热侵袭,不过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胖子身上,可以说当时直隶地区无路达官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快被热疯了。
出现此次热灾的原因,天灾人祸皆有之乾隆登基之后,面对雍正给他国库留下的7000两钱,可没有想着省着点花。对紫禁城内外的宫殿进行大规模的增修、扩建,因为古代宫殿都是木材建设的。这就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于是直隶地区周边的山林砍伐严重。
从雍正到乾隆时期人口增加快速,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们开荒种地,造成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中原地区更是首当其冲。
当这种自然灾害到来时候,乾隆和大臣们认为是上苍对统治阶层惩罚,于是各种祈求上苍仪式不断,但那种“以人事应上天”的工作基本都不干,只能造成灾情的扩大化。
面对极端炎热天气,古人避暑的方式由于古代没有冰箱空调,无法降温制冰,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想办法储藏冰块。能够储藏冰块的家庭,在任何朝代都是王公贵族,或者家财万贯之家。一般都是冬天采集大量冰块,挖个地窖,铺上芦席等隔温材料,做好密封工作之后,等到来年夏天,拿出来使用。
乾隆八年北京城虽然热气滔天,但紫禁城内有18处冰窖供皇帝使用,乾隆喝着降温茶,随手写下的“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看似一副忧国忧民之情,但这种热灾对他影响不会太大。
但高温天气下,对平民百姓来说,冰窖的事情自然不用想了,亲水是最节约、最有效的降温方法,其次就是喝一些降温莲子汤之类的了。但乾隆八年的这场热灾,让直隶地区水塘干枯、树木烤焦,穷苦人来说根本没有避暑的办法,只能靠身体的本能撑着。有记载的乾隆八年热灾死亡的人数1.4万多人,其中就是以贫民百姓为主,“乾隆8年夏直隶大旱、酷热中,33州县时有人多暍死”。
明清小冰期究竟有多冷
1550年至1851年,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类似于现在的极寒天气,那时候经验不足,防御措施不及时,继而发生群发性的农作物减产,随后还出现饥荒、农民起义等一系列连锁社会效应,影响很大。这起事件在史志上亦有记载,在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
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文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1892一1893年冬季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300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季。北方冬季寒冷,冻死草木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足为奇。但1892年冬天,上海地区长年滔滔东流的吴淞江和黄浦江也在十二月封冻,河冰经旬不解。江苏苏州一带“冬大雪严寒,太湖冰厚尺许”
南京一带“冬奇寒,河冻十日不解”。这一带大雪至少东延至安徽南陵。嘉善一带“十一月下旬寒甚,河荡坚冰十余日,舟揖不通。十二月大雪二昼夜,平地积三尺”。而德清一带“十一月二十七日雨雪,冰冻积四五尺,大寒。
文明桥至长桥河,船支不通,有行于冰面者。至十二月初八日渐解”。萧山、余姚、象山、太平、临海、富阳等地的河港也都冻结。临海一带:“溪涧江河层冰合冻,为南中所未有。”《光绪太平县续志》中也说:“河流尽冻.不能行舟,花木多萎,百岁老人所未见。”
明代共记载冷冻灾害72次,清朝则有277次。当时广东境内,北部、西部、东部、中部和南部皆出现了冷冻灾害性天气。
南海县、大埔县、惠来县、兴宁县、揭阳县、龙川县等地更是发生了多次冷冻灾害。这一时期广东的雪线甚至抵达了海南岛的北部沿海地带,这里的气温居然曾经降到零度以下。
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 海南琼山冬大寒,六畜冻死; 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 海南万宁冬陨霜——对于无数从北方赶到海南取暖越冬的“候鸟”们来说,这应该很难想象吧。
扩展资料:
史上抗寒招数:熏烟法、培土法、包裹法:
当然,对于过惯了温暖生活的广东人来说,在历史上的那些下雪天,常常代价惨重。于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土办法。比如熏烟法,也即燃烧柴草、秸秆、枯枝、落叶、干粪块等发烟物,释放烟幕,减弱地面有效辐射,提高气温。这个办法最早见于北魏《齐民要术》。
又如培土法,即在冷冻天气来临之前,培土壅根,使土壤疏松,土温提升, 并起到保护根部的作用。培土法多用于果树防寒,如韩彦直的柑橘专著《桔录》中记载:“冬月以河泥雍其根”。
包裹法对于现代的城市人来说也并不陌生。这种方法多用于树木越冬防寒,仍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园林树木管理中,但费时耗工,效率较低。清代张宗法在《三农纪》中写道:橄榄“但性畏寒,宜于冬时以茸草缚梗”;龙眼“其树畏冬,须蔽茸其上,草缚其梗,粗大如股方妥”,这都是对广东非常实用的经验之谈。
但人工的防御毕竟只能挡一时之急,大气候的变化凡人无可逆转。明清小冰期使荔枝、椰子、槟榔等的分布北界逐渐南移。福建、广西的很多地方是在这一时期之后不再适合种植荔枝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明清小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