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多地气温升破历史极值,为何今年正月的气温这么高?
2.河南、山西暴雨,“南旱北涝”气候实属不正常,发生了啥?
3.613一号文件是什么
4.今冬恐出现极端天气,拉尼娜年概率87%,这一现象是因何形成的?
全国多地气温升破历史极值,为何今年正月的气温这么高?
全国多地气温升破历史极值,为何今年正月的气温这么高?
还没出正月,就有了夏天的味道。
20日下午两点多,北京的最高气温突破20℃。由于气温攀升,很多北京市民都脱去了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御寒衣物,换上了轻便的服装。不过从21日开始,北京的气温将阶梯式下降,预计23日和24日的最高气温会跌至6℃。此外,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北京北部地区有望迎来小雪或零星小雪天气。
河北:回暖加快 中南大部最高超20℃
20日,河北省中南大部气温稳稳站在20℃以上,邯郸周日最高气温将飙升到27℃。
天津:连续两天气温超20℃ 刷新历史同期最高值
20日中午,天津市多个辖区的气温突破了20℃。而最高温出现在天津市区,达到了23℃,刷新了1951年以来天津市历史同日温度的最高值,这也是自19日出现了21.3℃的温度后,连续第二次刷新的历史同期高温纪录。
恍若初夏 江苏气温突破25℃
高温天气还出现在南方。20日,江苏全省最高气温普通在20℃以上,其中宜兴突破25℃,较往年同期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不过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受冷空气影响,22日到23日,江苏省将迎来一轮降温,降温幅度在10℃左右。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刘梅:像最高气温来看,在20日到21日,全省都在23℃到24℃;22日到23日的时候,我们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会在10℃到15℃,最低气温将会在5℃以下。
上海:今日最高温或达23℃
上海的气温继续处在回暖状态,蓄势已久的白玉兰开始盛放,满树洁白,意味着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
据中国气象局官方消息,在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区,气温普遍回升6~10℃,内蒙古东部、河北、北京等地气温回升达 12~18℃。
20日气象监测显示,全国共有365个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突破2月同期历史极值。
各地升温的原因是什么?来看看各地的气象专家怎么说。
各地气温飙升,影响原因其实各有不同。
据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宁介绍,近期河南气温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东亚高纬冷空气势力较弱,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好,并且地面盛行西风和南风。
据河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江涛介绍,河北此次升温则是在暖气团的影响下,升温的地区特别是河北省中南部,长时间没有冷空气或冷空气势力很弱造成的。
在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史茜表示,受暖脊与西南暖平流配合影响,地面偏南大风是造成升温的主要原因。
这是否与?梵风效应?有关?
普遍认为,焚风是一种由地形动力强迫引起的过山气流下沉造成的干热风,中纬度相对高度不低于800?1000米的任何山地都可能出现。
事实上,气流在升降过程中是否发生水蒸气相变仅仅关乎焚风温度估算是否引入不同公式,并不动摇其暖性机制的核心要素:当空气块从地面上升时,理想状态下虽然没有得到或失去热量,但上升后气块因压力降低而膨胀,消耗内能导致温度下降;当气块下沉,外界气压逐渐增大,气块体积被压缩,内能增加,温度也随之升高。
要是实在难以理解,还可以这样换位思考:一座高山,在不补充水分的情况下,谁翻过去时还不是两颊通红、全身脱水只剩伸着舌头喘气的份呢?
当然,体温再怎么飙升也比不上这种地形影响所带来的温度增量。
而此次升温,张江涛认为,太行山沿山一带确实受到焚风的影响,暖气团集中到了山前一带,暖气团变得更暖。
而根据实况,泰山山脉北侧气温高于南侧,济南、淄博风力也明显更大,也存在部分焚风效应。
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本次升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有利有弊。
对山东来说,近日全省气温快速回升,大部地区光照充足,加速了冬小麦返青过程,对温室内蓄热增温及设施蔬菜产量与品质提升有利。
在河北,石家庄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专家曹春莉也认为,此次升温对农业影响不大,对主要作物小麦来说,现在的小麦还有耐寒能力,而且升温会促进返青。
而持续的气温偏高,在阳光、大风的加持下,河南全省旱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冬小麦受晚霜冻害的风险也在增高。
据河南省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彤霄介绍,1月以来,河南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全省有78%的站点出现轻度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大部。另外,据2月20日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网0~50cm资料显示,全省有49个(占21%)测站墒情不足,主要分布在豫北、豫西、豫西南及豫中局部地区。
目前,河南各地冬小麦已陆续返青,轻度缺墒有利于小麦根系下扎,提高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率。但持续干旱将影响小麦正常拔节,并对缺墒且无灌溉条件的麦田有一定不利影响。
李彤霄提醒,冬小麦返青后蒸发量逐渐增大,墒情不足的地区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做好抗旱保墒准备,并科学做好春管,长势较弱麦田结合浇水做好追肥管理,长势偏旺麦田,适当推迟水肥,保障麦苗稳健生长。
河南、山西暴雨,“南旱北涝”气候实属不正常,发生了啥?
今年的极端天气可谓是频频爆发,全球天气处在不正常状态,而国内“南旱北涝”的极端气候十分明显,这让不少人十分好奇,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地图拿反了?
01、北方暴雨频发
北方地区过去多年里,一直干旱少雨,每年降水时间多为6-9月份,秋季过后雨水就已非常少了。可今年就不同了,10月份开始,因一波强降雨导致山西76个县175.71万人为此受灾,12万人紧急转移,284.96万亩农田受灾。
往年山西10月份的累计平均降水为31.1mm,可今年山西多地降水监测站突破历史极值,如大宁县、迎泽区降水量超250mm,文水、汾西等县(区、市)降水在100-250mm之间,创下了记录。
除了山西外,10月份开始陕西降水也明显增多,其降水量偏多60%,遭遇了近60年来最强降雨量,入汛至今,陕西累计降水量为823.1mm。而因接连降雨,使得陕西多地农田水量近乎饱和,出现地质灾害的可能较大。
此次陕西、山西的暴雨,其降雨时间长、雨量明显偏大,其实从9月份开始西安就有半个多月处在降水中。而再往前,河南7月份也遭遇了一场强降雨,以至于经济损失惨重。
在大家的印象中,北方降雨量通常较少,反而经常要为干旱少雨犯愁,不过今年北方雨水已超过南方。
02、南方阶段性干旱
今年南方雨水明显偏少,本该降暴雨的夏秋季节,今年雨水量偏少,不少地方甚至供水成了问题。就拿广东来说,粤东一带从去年秋季开始就明显偏旱,长时间不降雨,白盆珠水库已持续4个月处在死水位之下,部分城镇限量供水,农作物受旱问题较重。
而在江西地区,从7月上旬开始,中旱范围占全省的54.8%,且赣北、赣南、赣中局部地带处在重旱之中。而湖南也是如此,从9月份开始,降水大幅度减少,且近50%的面积出现干旱气候。
03、为何会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
今年9月份,北方地区雨水较往年偏多两倍以上,其中京津冀、鲁豫晋陕、辽宁降水超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新高。为何今年降雨会出现这一问题呢?
1、大气环流异常
气象专家任国玉分析称,今年北方雨水之所以偏多,其实受北半球、东亚的大气环流反常有关,且这一现象已持续鼠年,中高维度的高空环流波动性比较强,南北冷暖空气的交换、波动更为频繁,我国受其影响较大。
同时,因副热带高压强度比较大,且偏北偏强,覆盖了华南大部,以至于南方高温比较明显。而因副高偏强,气流只能在副高边缘波动,再加上海洋的暖湿气流充足,和南下的强冷空气碰撞。
而碰撞的地区刚好在副高西北部边缘,在撞击之下也就形成了一条雨带,也就是四川盆地到华北、东北一带,且持续时间久,降雨量较大。而华南、江南一带,因台风在副高边缘移动,且今年多在海南一带登陆,使得暖湿气流难以侵入南方腹地,也就很少形成降雨,南方偏干旱偏炎热。
2、冷空气提前南下
因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北极冰川加快融化,且释放出了大量冷空气,结果冷空气提前南下。而另一面,原本9月份副高就应该离开中国,但今年不仅没离开,反而朝黄河流域移动,且到了10月份依旧赖着不走。
结果,提前南下的冷空气和副高热空气相互碰撞,并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降下大雨。当然,今年拉尼娜现象的发生概率为80%,而拉尼娜在中国的特性一直是“南旱北涝”,有拉尼娜的年份,因赤道东侧易出现高压气团,从而诱使副高持续偏北,结果导致华北降水偏多。
正因如此,今年北方频频出现几十年一遇的强降雨天气。可能有些人会说,北方一直缺水,降水较多也不是坏事。实际上,今年的降水并没有在最适当的时候降落,反而9月份北方作物迎来了丰收,此时降水只能被迫延迟玉米、大豆等的收,冬小麦的播种也受影响,对农业产业不利。
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且多是突发性的极端气候。以现有的预测方式,很难提前进行预防。接下来也要取应急手段,如建造中小型水库,发挥其蓄水能力,同时平日里也要加大对防灾、减灾方面的宣传,大家咋看?
613一号文件是什么
作家王延平解读《613兴平一号文件》 纯属谣言
关于《613兴平一号文件》的帖子,纯属谣言。
许多陕西人看后心里都特别惊慌,有很多的猜测和顾虑。很多朋友的家人朋友爱人都在陕西,他就沉不住气,还是打电话询问,这样一来二去,大家都惊慌了。
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预测:中国陕西大地震于2010年6月13日降临。
(有在美国的朋友可以打电话核实一下,这么大的新闻不会没发表吧!)
北京时间4月19日17时53分,“中链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已于18时14分成功定点在太空预定轨道。
(有这事么?这么个新闻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最起码也会有个现场直播,有在西昌的朋友可以去核实嘛!不要随便相信谣言。)
据西安地质勘测局发布消息:临潼区有超过76%的温泉出现水温上升、水色变黑等现象。周至还出现了与唐山地震相似的迹象;连天大雾,空气浑浊,阳光黯淡等。
(还发布消息呢?!我的很多朋友在报社,新闻界,怎么没一个人说呢?!)
有关专家已于4月20日上午10时许抵达兴平市,并用相关勘测仪器探测表明:地下轰鸣声增强,相比以往“提高”了五十五个分贝。
(这个的离谱,兴平,周至,临潼的朋友可以出来作证!一下子就道破了,新闻会扑天而来。)
目前,兴平市大部分官员都准备撤出,分别前往四川、河南等地,却以出差或调动为由。有人问道出差用得着一家人全上麽? 官员们则一个个则哑口无言。所以大家务必注意!
(出走会让我们知道?)
陕西省政治委员会已确实《613兴平一号文件》,文件将发布 从6月6日起,西安、兴平、咸阳、汉中、平凉、渭南、华阴等市区将大范围停工、停课一星期。有关高考的延期问题,省教育厅正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到目前还没有相关文件发布。请大家做好防范!
(如果有这个文件,网上可以查到,大家自己去证实一下,或者打114,查陕西省政治委员的电话,核实一下。)
大家不要惊慌,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不要随意的听取谣言,同时对谣言散布者报警。大家一起证实.
今冬恐出现极端天气,拉尼娜年概率87%,这一现象是因何形成的?
2021年的气候变化将会迎来一个更为严重的变化,那就是所谓的极端天气将会变得多且复杂,气象专家就今年的天气做出了提前的预测,今年的冬天偏冷的概率极高,而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拉尼娜效应的产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拉尼娜现象呢??
一、今年冬天极寒可能性大?
2021年的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是极高的,今年的夏季北美地区出现了持续的高温,我国河南地区也遭遇了强降水,聚焦到最近10月的南方地区极端高温天气的产生,让我们感知到今年的极端天气超过了以往。专家预测今年的冬天或将迎来更为极寒的天气,这种极端天气的来源是全球气候变暖所产生的。?
二、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表象是太平洋赤道东部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偏低,从而影响到了大气的环流,海水的温度就会影响到上层的大气流动速度,由于海水的辐射热量偏低,所以上空的大气密度变大,压力也会变大,从而变得更加干燥。而温度高的海水上空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在南北大气团压力梯度的变化下,沉重且干冷的空气会向南下沉,而东太平洋的高压气团驱赶水汽被迫在印尼登陆,这就直接导致了印尼地区的降水持续增多。?
专家预测今年的拉尼娜效应将从今年的11月开始持续到2022年,拉尼娜挤压副高位置,随后让冷空气持续组团南下,这就导致在今年的10月之后南方地区持续降温,预计今年的冬天拉尼娜重回地球,年概率大概在87%左右,导致今年的冬天会出现极寒或者是强降雪天气。对于我们来说还是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避免受到极寒天气的影响。